第406章 奇点基金又一弹-《梦回那年盛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惜,现在时间仍然是1999年,即使这样的创业团队,即使携程网的项目方向没有大问题,可公司依然遇到的大的困难。

    这就是陆泽一直强调的,网民基数不够,再牛的互联网项目也得歇菜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    携程四君子的梦想非常美好,但是要做这么一个综合型的平台,网站开发、内容建设和业务拓展,所需的成本都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原来凑的100万资金很快就要见底,可携程网依然没有看到半点盈利的趋势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他们的融资之路也十分不顺。

    即使沉南朋是华尔街出身,也依然没有为携程网带来哪怕是一美元的资金。

    没别的,就因为国情不同,这年头VC们对国内的互联网行业,就只认门户网站。

    其它模式的互联网创业项目,在他们看来都是狗屎。

    也不怪人家如此谨慎,毕竟华夏此时的网民基数现在还远远不足。

    就连门户网站的收入都少的可怜,又怎么可能支撑的起其它的商业模式呢。

    前世的携程网也是进入了2001年,业务才快速扩张,直到10月份首次实现了盈利。

    至于现在嘛,携程网连上线都难。

    办公室内,技术天才梁建樟一脸愁容:“老沉,你在华尔街那么多关系,都不能拉点投资来吗?”

    “我给那些投资机构发了很多邮件,全都石沉大海了。

    前些日子也给华尔街的几个朋友打了电话,他们嘴上答应的很好,可是都没有下文了。

    米国那本的互联网太热了,热到几乎没什么机构能看上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。”沉南朋很是尴尬。

    原本自己是主要负责融资业务的,可现在却无能为力,一毛钱都没有给携程网融进来。

    别看他现在是德意志银行的高管,在金融圈工作多年,但不管是他自己、还是他认识的人,此前开口都是几个亿的生意,对这种初创企业的融资,也帮不上太多忙。

    此前的人脉关系,对此好像完全排不上用场。

    毕竟再大的机构,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要是可以随便投不用担责任,那再大的金库都很快会被掏空。

    所以此刻的携程网,能否成功融资就影响着生死存亡。

    梁建樟有些埋怨地看了看沉南鹏,之前牛皮吹的很大,结果却是个水货,连区区一百万都融不过来。

    看着梁建樟的眼神,沉南朋羞于面对,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干脆垂下头假装在想对策。

    梁建樟又朝着范勄问道:“老范,你之前在国企,人脉关系最广,有没有什么好办法?”

    “我全都打听了一圈,咱们玩的这个项目太前卫,人家听都听不懂,又怎么会有兴趣呢。”范勄也是没辙。

    他之前的行业太传统了,就算那些老板们有资金实力,人家也看不懂携程的模式,就更别提花钱投资了。

    这时,坐在一边的季奇说道:“我倒认识一个投资圈的熟人,要不联系一下试试?”

    “谁?”沉南鹏抬起头,着急问道。

    季奇没卖关子,直接回道:“IDG的章苏扬。”

    他这话一出,另外三人顿时又燃起了希望。

    提起IDG,就是米国国际数据集团( Data Group),那可是大名鼎鼎。

    实在没听过的话,那《计算机世界》周刊总知道吧,这本中美合资杂志刊物,就是IDG推出的。

    IDG公司在国内合资与合作出版的与计算机、电子、通讯有关的报纸与杂志达30种,每年举办18场以上的计算机、电子、通讯的展览会,并为国外信息产业界主要生产商举办近60场专题研讨与演示会。

    这可是一个老牌的信息技术出版、研究、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。

    旗下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,于1989年11月在国内就进行了第一个试验项目的风险投资,在创投圈也是如雷贯耳。

    因此季奇提到自己认识IDG的张苏扬,另外三人瞬间惊了。

    “关系好吗?靠不靠谱?”范勄紧跟着就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季奇想了想回道:“之前在中化英华工作的时候,互相在业务上帮过忙,关系比较熟。”

    “那抓紧时间约一下,请人家吃个饭,聊一聊我们的项目。”沉南鹏一听,立刻激动地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